《三礼义宗》:“寒气之逆极,故谓大寒”
大寒是二十四节气中最后一个节气
也是一年中最寒冷的时节
元稹曾道:“腊酒自盈樽,金炉兽炭温
大寒宜近火,无事莫开门。”
大寒期间,人们闭上门户,围着炭炉
饮着腊月所酿的新酒,其乐融融
保阴以潜阳,运动养身心
大寒时节,自然界和人体阴气渐渐衰落,阳气刚刚萌生,因此在饮食养生方面应遵守保阴潜阳的原则。饮食宜减咸增苦以养心气、坚固肾气,切忌粘硬、生冷的食物,宜热食,以防止脾胃的阳气受损。因天气较为寒冷,人体需要更多的热量,在饮食上可搭配萝卜、菠菜、山药等新鲜蔬菜,摄入一些脂类,如羊肉、牛肉等。
所谓“暖身先暖心,心暖则身温”,此时,应安心养性,怡神敛气,使体内的气血和顺,不扰乱机体内闭藏的阳气,做到“正气存内,邪不可干”。同时可配合慢跑、太极等中底强度的运动,以达到强身健体、修养身心得目的。
大寒遇腊八,喝粥做尾牙
“小寒大寒,就要过年,杀猪宰羊,皆大欢喜”,大寒之后就是新一轮的开始,于是在大寒这一天,很多地方都有“食糯”的习俗,被称为“尾牙祭”,寓意辞旧迎新。今年大寒恰逢腊八节,相传自汉代始,即规定腊月初八为祭祀腊神的日子,民间用五谷杂粮掺入花生、栗子、红枣、桃仁、杏仁,微火煮熟炖烂,再添加红糖,做成八色香粥,称之为“腊八粥”。
《东京梦华录》记载:“(腊八)诸大寺……开送七宝五味粥与门徒,谓之‘腊八粥’。都人是日各家亦以果子杂料煮粥而食也”。陆游《十二月八日步至西村诗》云:“今朝佛粥更相馈,更觉江村节物新”,便反映了宋代民众在腊日互赠腊八粥的盛况。直至清朝末期,腊八粥逐渐被改造成八宝粥,流传至今,广受大众喜爱。
木心曾在《少年朝食》中写道:“豆干末子拌马兰头,莹白的暖暖香粳米粥,没有比粥更温柔的了”。在许多热闹的吃食里,粥寻常而温柔,恰逢大寒遇腊八,不妨与家人乘兴品一碗香浓软糯的腊八粥,院外腊梅香绽细枝,庭内粥暖阖家团圆……热气蒸腾的粥、浅笑低语的家人,是一方围合院落中的人间烟火,也是小镇生活日常里的诗意风景。文投蓝城·十里风荷生活体验中心现已绽放,邀您共赴美好生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