据《月令七十二侯集解》记载:
“二月节,万物出乎震,震为雷,
故曰惊蛰, 是蛰虫惊出走矣”
惊蛰,是春季的第三个节气,仲春的开始
其物候有三:桃始华,仓庚鸣,鹰化为鸠
此时天气转暖,渐有春雷,雨水增多
是万物生长的好时节
发陈纳新,调养情志
《黄帝内经》有言:“春三月,此谓发陈”,“发陈”即从惊蛰开始。中医认为,“发陈”一指生机萌发、推陈出新,一指旧疾易发。因此,惊蛰养生应顺乎天时,利用春阳发泄之机,走进自然,加强运动,如散步、慢跑、登山等,排除冬天蓄积之废物,吐故纳新。
惊蛰节气后,阳气生发容易导致肝火旺盛,因此养生要以养肝为主。应重视精神调摄、情志调养,平日少发脾气,戒怒戒躁、戒忿戒恨,保持心胸开阔,情绪平和。宜常练太极拳、五禽戏、八段锦等身心双修之术,以使肝气顺达,气血调畅,达到防病保健之目的。
食补温热,省酸增甘
惊蛰天气明显变暖,但余寒未清,在饮食调养上,宜多吃温热食物以壮阳御寒,如韭菜、天蒜、香菜、生姜、葱等。惊蛰后食补,还应“省酸增甘,以养脾气”,多吃性温味甘的食物以健脾,如黑米、高粱、南瓜、红枣等。此外,民间素有“惊蛰吃梨”的习俗,寓意着和害虫分离,远离疾病;一道冰糖炖雪梨,亦可润肺止咳、滋阴清热。
陆游曾作《春晴泛舟》,诗云:“雷动风行惊蛰户,天开地辟转鸿钧”。正是一声春雷惊蛰始,鸟虫萌动,万物一新。值此仲春时节,泛舟聚仙湖上,望风拂绿柳,看水映红桃。春光正当时,草木荣发,浓杏拂墙,院里繁花丽色,满庭春和景明。